11月19日晚上,大家的朋友圈,是不是被月亮刷屏了。這個滿月不一般,當帶著雀斑的太陽落山之后,一場精彩的月食天文大戲緊接著在夜幕中上演。由于晚上天空狀況特別好,很多市民都看到這一精彩天象。
本次月偏食食分較大,達到0.978。
月偏食的食分是指食甚的時候,月亮直徑被遮住的部分與月亮直徑之比。數(shù)值都小于1。數(shù)值越大,就表示月亮被遮住的部分越多。這次偏食的食分為0.978,就是說月亮直徑的97.8%都進入了地影,非常接近月全食了。
北京時間14時00分半影食始,月亮開始進入地球半影中。
15時18分初虧,月亮開始進入地球本影之中,從東邊緣開始逐漸消失在陰影里。
17時03分食甚,月亮中心距離地球本影中心最近,月面變成暗紅色,明亮的部分僅剩下一抹。此時,南京雖然日落西沉,但是月亮還沒有露臉。一直到17時30分后,“紅月亮”才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野中。
18時47分復圓,月亮離開地球本影,恢復圓潤。
20時06分半影食終,月亮再次呈現(xiàn)出往日的光亮。
從偏食開始到偏食結束是3小時28分再多一點,屬于“超長待機”,所以不少媒體稱,這是近600年來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次月偏食天象。
很多人發(fā)現(xiàn),發(fā)生偏食時,月球大部分呈暗紅色,只剩一個邊緣還發(fā)亮。為什么會出現(xiàn)“紅月亮”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在當天的直播中介紹說,當月球進入地球的本影中時,太陽光無法直接到達月面,但卻可以通過地球大氣層的折射抵達。波長越短的光越容易受到影響,而波長最長的紅光受到的影響不大,可以穿透大氣層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后的月亮上。所以,月全食的食甚階段時,公眾看到的月亮是暗紅色的,即所謂的“紅月亮”。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于丹丹
圖片 視覺中國
校對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