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謝信,信中記錄了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三(12)班的王昱淳同學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少年的美德,為學雷鋒月添上一抹動人亮色。
一件金飾的“回家路”
2月24日晚上,王昱淳同學在建鄴萬達廣場撿到一條價值不菲的黃金手鏈。她立刻撿起查看,沉甸甸的質感讓她意識到這可能是貴重物品。孩子沒有猶豫,看清標簽后立刻交還給了潮宏基柜臺的工作人員。當工作人員還沉浸在失而復得的喜悅中時,她已經一蹦一跳地離開了。
王昱淳告訴記者:“那天,在河西萬達黃金珠寶柜臺附近,我撿到了一根金手鏈,花紋精美,熠熠生輝。 那一剎那,我的心跳都加速了。但是,我很快冷靜下來。我想到了失主或者柜臺工作人員焦急的心情,我想到了爸爸媽媽和學校老師對我的教育。根據金手鏈上的標簽,我找到了對應的黃金柜臺,看到好幾名工作人員都正聚在一起焦急地討論著什么。當看到我手上的金手鏈后,她們一起發出了失而復得的驚喜和感嘆。柜臺全體員工對我表示了感謝,為她們挽回了金額巨大的損失。爸爸媽媽也表揚我,真的做到了‘拾金’而‘不昧’。”
一封感謝信的重量
潮宏基金店特意給學校送來大紅感謝信:“王昱淳同學的行為不僅挽回了金額巨大的損失,也讓我們見證了真正的‘拾金’而‘不昧’。我們相信,王昱淳同學的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將會鼓勵更多的人去踐行中華傳統美德。”字里行間滿溢感動,而更令人欣慰的是,王昱淳的回答質樸動人:“我相信,我的這個小小的舉動,就像一顆小石子投入湖中一樣,泛起一圈圈善良的漣漪,能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并讓這種正能量在社會中不斷傳遞!”
值此學雷鋒主題月,學校正開展“雷鋒精神傳薪火 少年立志踐初心”學雷鋒主題實踐活動。王昱淳同學的善舉恰如春芽破土,印證了德育教育的潤物無聲。正如班主任周雯雯老師所說:“無形的雷鋒精神,化作了看得見的行動。”
學校黨總支書記楊春基說:“拾起的是財物,歸還的是美德。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像王昱淳一樣,讓誠信的種子在心中生根,讓善意的光芒照亮他人。”
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在全校發出行動倡議:這個春天,讓我們發現美好時多一份留心, 面對選擇時多一份堅定, 傳遞溫暖時多一份主動, 你的每個善舉,都在續寫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通訊員 薛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