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中午,從荷蘭博格斯動物園來到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4只西部低地大猩猩兄弟,結束了為期一月的隔離檢疫,正式亮相,開啟了在南京的新生活。為了這“F4”,紅山盼了十年。
荷蘭“F4”在新家生活越來越適應。
2位荷蘭飼養員陪同,飛行8700公里抵寧
這4只西部低地大猩猩是于今年2月9日乘荷蘭阿姆斯特丹至南京祿口機場的Y87414航班抵寧的。
當地時間2月8日下午4:30,4只大猩猩分別被安置在4個運輸箱內,隨行的還有兩位荷蘭飼養員。飛機起飛后,航空公司貼心地為猩猩們關閉了光源,猩猩們也逐漸放松下來恢復了平靜。在10個半小時航程中,飼養員貼心陪伴,并在起飛降落前進行補水。北京時間2月9日上午9:48,飛機平穩落地南京祿口機場。
老大
飛機落地后,機場、邊檢、口岸辦等各相關單位緊密合作以最快地速度完成了運輸箱轉運等流程。11點,大猩猩恒溫運輸車輛在機場公安局特警支隊和南京交警支隊機動大隊的帶領護送下,從祿口機場出發,當天中午抵達紅山森林動物園大猩猩館。下午13:40,4只大猩猩全部安全進入隔離區,入住過程十分順利。
這是4只大猩猩第一次乘飛機出遠門。為圓滿完成此次專項工作,南京市商務局(口岸辦)會同相關單位,積極爭取民航總局支持;組織邊檢、公安、機場、航空公司等單位,簡化辦理手續、開設綠色通道。
弟弟“老二”Nukta:性格獨立而溫和,樂于和飼養員合作。
隔離期已過,“F4”愛上大藍鯨
面對陌生的環境、面孔甚至語言,大猩猩需要一個適應過程。為幫助大猩猩更好地融入南京新家的生活,荷蘭飼養員陪伴大猩猩們在南京待了半個月。紅山的飼養員在荷蘭飼養員的指導下,完善基礎飼養流程,進一步建立與猩猩們的信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此次來到南京紅山動物園的4只大猩猩是“F4”——四兄弟,在荷蘭時就從小生活在一起,關系密切。“老大”N’akouh15歲,具有突出的銀背特征;三個弟弟都是11歲,“老二”Nukta性格獨立而溫和,樂于和飼養員合作;“老三”N’kato體形最小,活潑聰明,好奇心強,是當地有名的大猩猩龍鳳胎之一;“老四”Madiba:吃東西慢條斯理,對三個哥哥很依賴。
“老三”N’kato:體形最小,好奇心強,是當地有名的大猩猩龍鳳胎之一。
住進新家后,“老大”操碎了心,每天率先檢查場地安全,主動探索新環境,安排大家何時睡覺、在哪里睡覺,在哪里吃飯,時刻確認群體成員的安全,十分盡責。大猩猩是素食動物,紅山動物園特別制定了本地菜單。4只大猩猩會獲得每天40kg、每周22種的新鮮蔬菜,包括油麥菜、娃娃菜、上海青等葉菜,胡蘿卜、紫薯、南瓜等塊根菜,還有芹菜、洋蔥、甜椒、西藍花等。同時,每天還會有大葉女貞、芭蕉加餐。
“老四”Madiba:吃東西慢條斯理,對三個哥哥很依賴。
歷經十年 南京終于盼來“F4”
據紅山動物園工作人員陳園園介紹,作為世界上體形最大的類人猿,大猩猩勇猛強大又溫和堅韌。此次遠道而來的大猩猩群體是由歐洲動物園與水族館協會(EAZA)大猩猩種群管理委員會(大猩猩EEP)根據大猩猩種群管理及個體轉移計劃從荷蘭博格斯動物園劃撥至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為了F4計劃,紅山動物園全面籌備了十年。
光是建設大猩猩所在非洲雨林館就耗時7年,占地7000多平方米,展區模擬非洲雨林原生環境打造,塑石、水池、豐富植被,復雜的棲架、松軟的生態墊料帶給大猩猩沉浸式入住體驗。為大猩猩提供風格迥異的室內展廳、室外花園、獨立的臥室系統,配備空調、地暖、新風等系統。展廳和臥室的“環形通道”,確保了大猩猩的生活空間。
據悉,4只大猩猩將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全新建設的非洲區展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范曉林 實習生 朱秋璇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