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影院手机在线观看,漂亮的保姆3在线看,农民工又大又粗的j吧,无碼亂倫凹凸av视頻

“昆山”的山、“海門”的島、“射陽”的湖……這些古地圖的“神秘之地”去哪了?
2021-10-15 11:57:35

如果去查看江蘇的古地圖,會發現古時候的一些重要的自然地標在今天已不見蹤影。一座叫做“昆山”的小山,一個名為“海門”的島嶼,一面稱作“射陽”的湖泊……這些“神秘之地”究竟去了哪里?

昆山的“昆山”去了哪里?

在一份繪制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左右的《運河圖》中,昆山縣城池邊出現了一座叫做“昆山”的山峰。但是現在的昆山市境內并無“昆山”,地圖中的這座山怎么消失了?

其實《運河圖》中的“昆山”現在還存在著,只是改了名稱,現在叫做“玉峰山”,位于老城區亭林園內。我們對比發現,《運河圖》中的“昆山”和現在的玉峰山地理位置一致,并且都是馬鞍形狀(玉峰山舊稱“馬鞍山”)。“昆山”即玉峰山無疑。

馬鞍狀的玉峰山

對此還有文獻為證,我們在乾隆《昆山新陽合志》、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發現當時馬鞍山(玉峰山)就叫做“昆山”。

但是再往前的文獻沒有把馬鞍山(玉峰山)視為“昆山”。被稱為“神作”的《讀史方輿紀要》就表示昆山縣得名于現在松江境內的小昆山。而嘉靖《昆山縣志》把“馬鞍山”與“昆山”進行并列,將現在上海市松江區的天馬山認定是“昆山”。

嘉靖《昆山縣志》把“馬鞍山”與“昆山”進行并列,并表示“昆山”即天馬山

中國現存最早的總志《元和郡縣圖志》稱昆山縣的得名來源于“昆山”這座山的名稱。這個“昆山”它可能是小昆山,可能是天馬山,總之不在現在昆山市境內。由于行政區劃調整,昆山縣失去了“昆山”這座山,人們漸漸就把馬鞍山(玉峰山)當做“昆山”了,一個原因是馬鞍山(玉峰山)和昆侖山一樣產玉石,另一個原因也很可能是人們覺得昆山縣應該有一座叫做“昆山”的山才合理,而玉峰山恰恰是昆山境內唯一一座山。

海門島去了哪里?

很多明清古地圖在江蘇海面都繪有海門島,《皇明職方地圖》地圖中,海門島位于如東東北方向,而乾隆《大清廣輿圖》中海門島位于海門東側的海面。

《大清廣輿圖》中的海門島

古地圖中的海門島面積很大,為什么在今天的地圖上突然就消失了呢?其實海門島并非無端消失,而是人們對其認知有了提升。

按《江蘇省志·地名志》解釋,海門島即江蘇岸外輻射狀沙脊群,這是可信的。海門島主要是近代以前的地圖上常見的,近代以后的地圖對黃海沙洲標注得十分詳細,不再籠統地將其稱作“海門島”、“亂沙”等。如道光《江海全圖》在今南通、鹽城海岸匯有五南沙、冷家沙、板沙、白沙等十余個沙洲,并且說明“其沙甚多,其形亦不全,其名亦異”,反映了黃海沙洲的復雜性,這些已不是早期簡單標注“海門島”所能比擬的了。

《皇明職方地圖》中的海門島

江蘇輻射沙脊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潮間帶輻射狀沙脊群,被稱為“江蘇后備儲存土地資源”。我們熟知的東臺條子泥景區便是其開發利用的一個案例。

射陽湖去了哪里?

明末的《揚州府圖說》在寶應縣東繪有一片叫做“射陽湖”的水域。射陽湖是江蘇的歷史湖泊。宋代的《太平寰宇記》里說:“射陽湖長三百里,闊三十里。”湖面非常壯闊。但是在我們今天的地圖上發現不了這片湖泊,只是在寶應與建湖交界處有一個射陽湖鎮。

《揚州府圖說》中的射陽湖(射洋湖)

我們再翻看幾十年前的地圖,發現1955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精圖》中,大致在建湖縣城以西,興化縣城以北,寶應縣城以東標注了一大片沼澤,并寫上“射陽湖”三字。而1958年的江蘇地圖中繪有一個龐大的非沼澤的射陽湖。至1978年出版的《江蘇省地圖集》,“射陽湖”的稱呼不見了,但沼澤圖標遍布里下河地圖,寶應、建湖、興化交界處還繪有大量的小型湖蕩,諸如九里蕩(建湖)、亭蕩(寶應)、團頭蕩(鹽都、寶應)、官莊蕩(興化),很顯然射陽湖一直在淤塞,至1978年,因淤塞而分解成眾多湖蕩。可惜的是,后來這些小湖蕩進一步消逝,直至今日很多人甚至都沒聽說過射陽湖的存在。

1958年江蘇地圖中的射陽湖

其實射陽湖的淤塞從宋朝時已經開始了,自然干涸與圍墾養殖是重要原因。很多媒體聲稱古時候的射陽湖已經消失。但2018年“揚州發布”報道稱寶應射陽湖并沒有消失,表示目前射陽湖水面約8平方公里,與解放初期相比整整縮小了130平方公里。2019年央視播放的《中國影像方志》寶應篇也展示了射陽湖的面貌,但沒有就射陽湖的歷史變遷進行說明。

通過地圖比對發現,今天很多著名風景區就是射陽湖的殘跡,如興化的4A級風景區李中水上森林公園、建湖4A級風景區九龍口等都是曾經射陽湖的一部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射陽河經常被稱作“射陽湖”,這是因為射陽河是由射陽湖水沖蝕而成。

摩訶山去了哪里?

江蘇長江沿岸,江南的小山要多于江北。江陰要塞以東直至入海口,江北岸邊的低山僅有狼五山,但在靖江并岸以前,北岸的孤山也在江岸,此外還有如皋的摩訶山。明末《揚州府圖說》中的《如皋縣圖說》形象地展現了摩訶山的區位。

《揚州府圖說》中的摩訶山

摩訶山位于江面,緊鄰石莊。歷史上關于摩訶山的詩詠很多。明代賁琮《望摩訶山》中表示“摩訶山在大江中,望之如髻浮碧空”,展示了摩訶山的地理位置與形態。另一位明人吳世式有《摩訶山》,描寫該山“秀隱摩訶絕點埃,東皋屏蔽重徘徊。一天海色山河在,萬頃濤聲影自來。”

《中國歷史地圖集》顯示出北宋摩訶山與江北為一體

摩訶山是如皋過去唯一一座山,那現在它去了哪里?隨著江岸的變遷,摩訶山漸漸與南岸合并,大約上世紀20年代已完全與江南連為一體了,并改名為“段山”。現在的段山遺址位于張家港大新鎮境內,因開采石材,早在上世紀中期山已基本夷為平地。張家港原設有一個段山村,但2020年底大新鎮區劃調整,段山村被合并,“段山”作為行政區劃單位的歷史也得以終結。不過“段山港”的稱呼依舊還存在。

天目山去了哪里?

浙江的天目山享譽全國,但江蘇也有一座天目山。在明代眾多地圖中,泰州的“天目山”常被繪于顯目位置。有趣的是,江蘇天目山被認為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脈。

《三才圖會》中的長江圖繪有天目山

目前整個泰州地區唯一一座山是靖江的孤山(也是天目山的余脈),并未見天目山。那么泰州的天目山去了哪里?

目前姜堰城北有一座天目山遺址,涉及商周文明,是江蘇八大遺址之一,具有較大知名度。文天祥在泰州流亡中曾留有“羈臣家萬里,天目鑒孤忠”的詩句。和上述的射陽湖、摩訶山等不一樣的是,天目山被高度重視,其附近建立了一座新的姜堰博物館,姜堰還于2019年設置了天目山街道。“天目山”地名得以保留。

姜堰博物館位于緊鄰天目山遺址

天目山雖然在古地圖中被稱為“山”,但實際只有幾米高,相當于水邊高地。萬歷《泰州志》稱其“高二丈余,周二百三十步”,我們對比一下上面提到的同為明代的嘉靖《昆山縣志》中的馬鞍山(玉峰山),馬鞍山被記載為高七十丈,通過計算,明代萬歷年間的天目山高度約在2.3米至3.4米之間。可見它的人文、考古意義遠大于地形地貌的意義了。

碩項湖去了哪里?

江蘇是陸地水域面積占比最大的省份,四大湖泊中有兩個位于江蘇。但和歷史上相比,現在的江蘇水域其實是縮小了。一些沒有大型湖泊的地區在以前也擁有著大湖。碩項湖即是其中之一。

《大清一統海道總圖》中的碩項湖

2014年第3期《江蘇地方志》曾刊載一篇《滄海桑田碩項湖》,講述了碩項湖的前世今生。按1874年的《大清一統海道總圖》,碩項湖位于沭陽正東,漣水(安東)正北。而按1895年《江蘇全省輿圖》,碩項湖位于沭陽東北,海州西南。無論是《大清一統海道總圖》還是《江蘇全省輿圖》,都顯示碩項湖大小與駱馬湖相當。

歷史上關于碩項湖的詩歌不少,如明代漣水人王啟運有《碩項清波》,詩中用“西枕桑墟東接河”描述出碩項湖的位置。和射陽湖一樣,碩項湖后來也出現了淤積。現在灌南大片土地都曾位于湖中。目前灌南境內開辟了碩項湖濕地公園,是當地的重要景區。雖然水面大小已無法比擬過去,但作為一種記憶“鄉愁”的載體,足為可貴。

《江蘇全省輿圖》中的碩項湖

江蘇古地圖中還有青伊湖、廣洋湖、桑墟湖等,它們的情況與碩項湖相似,都是湖面由廣闊走向淤塞的代表。

江蘇古地圖中的那些“神秘之地”有的成為滄海桑田中的過客,有的只是“隱姓埋名”而并沒有真的消失。它們曾是江蘇大地上的重要地標,可能已風光不再,但作為“鄉愁”的一部分,它們始終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特別聲明:本文為揚子晚報新媒體平臺“紫牛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個人或機構觀點,與紫牛號立場或觀點無關。紫牛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因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揚子晚報法務部。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系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江蘇揚子晚報有限公司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专栏| 天祝| 景泰县| 阜康市| 芷江| 杭州市| 响水县| 项城市| 莎车县| 清徐县| 阿拉善右旗| 扎兰屯市| 丹凤县| 四川省| 台前县| 玉环县| 吴旗县| 栖霞市| 贵南县| 弥勒县| 通渭县| 北海市| 长乐市| 盖州市| 平谷区| 百色市| 胶州市| 靖州| 洛宁县| 黎城县| 老河口市| 临海市| 望城县| 石屏县| 包头市| 德昌县| 卓资县| 石首市| 阜康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