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訊(記者朱亞運)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普惠托育既是三孩政策的重要配套措施,更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關鍵舉措之一。0-3歲嬰幼兒的照護離不開專業、科學的指導,作為衛生健康部門,如何將豐富的醫療資源服務于托育機構,如何讓醫育結合的理念融入托育服務?
2月20日下午,南通市衛健委在南通青創園億禾林國際兒童成長中心成立“健康護航?不負所托”志愿服務隊,將組織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此次活動將以崇川區托育機構為試點,通過開展職工心理健康講座、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培訓一批基層心理咨詢骨干、開展急救技能示范示教等內容,提升普惠托育機構工作人員心理健康素質和急救能力水平。
實踐表明,托育服務工作者的心理生理健康和專業化水平是影響托育服務品質的關鍵因素。此次健康護航不負所托志愿服務系列行,是由南通市衛健委共青團組織牽頭,組建護航志愿服務隊,招募南通市醫院專家,將服務聚焦于機構從業人員,一方面針對成年人常見的不良情緒和心理問題,實地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另一方面針對嬰幼兒常見的意外傷害,開展專家講座和技能示教。南通市衛健委團委書記顧湘介紹,此次活動聚焦行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素質,急救技能示教等方面內容,通過開展專家授課、集中培訓等,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服務能力。
據了解,“健康護航?不負所托”志愿服務隊目前由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南通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青年醫務人員組成,將服務于首批20多家托育機構。南通一院青年醫務人員將開展托育員急救技能知識培訓講座,內容包括幼兒常見急癥表現、幼兒常見意外傷害處理方法、常用急診急救技能等,指導托育員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立即做出應對措施,解決幼兒突發狀況,保障幼兒安全。南通四院青年醫務人員將開展職工心理健康講座,鼓勵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嬰幼兒托育相關的心理健康建設課程。探索在托育從業人員準入制度增加心理健康培訓課程,在源頭上對從業人員的個人心理素質、面對各種不良情緒的自我調適能力以及針對嬰幼兒心理發育問題的識別與處理等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
“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一個直接的影響作用。”作為志愿服務對的一員,南通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王培涓告訴記者,志愿服務隊將從三個方面培訓,一個是通過科普知識讓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什么是健康的心理狀態,出現異常的心理狀態的時候是哪些表現形式;第二個是教會他們當你心里出現了異常的時候,如何自我幫助、自我療愈,當自己不能解決的時候,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獲得專業的幫助?第三個是從一兒童心理方向去入手,心理科的專業人士來教會他們怎樣在工作中識別出孩子的心理狀況,特別是孩子出現異常心理狀況的時候,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去處理這些情況。“比如早期的孤獨癥、抑郁癥患兒,其實越早的發現對孩子后期的治療,還有包括康復都是有很大幫助的。”王培涓說。
下一步,南通市衛健委將初步總結經驗,尋找亮點特色,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助力提升全市托育機構服務水平,讓廣大家長不斷感受到“不負所托”,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