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屆“語文報杯?時代新人說”全國中學生征文大賽決賽評審工作已結束。經過激烈角逐,江蘇省曲塘高級中學31名學生在現場決賽中斬獲佳績。其中,吳楊、吉順順兩位同學榮獲國家級特等獎,韋雨欣、仲禎等10位同學榮獲國家級一等獎,張藝馨、繆欣雨等18位同學榮獲國家級二等獎。孫霞、許靜等老師榮獲國家級指導教師獎。
書香飄溢校園,閱讀點亮人生。作為江蘇省雙語閱讀課程基地,多年來我校一直將閱讀作為雙語教學的重要任務,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積淀思想,感受文學的魅力。同時,充分利用我校春柳文學社的寶貴資源,為學生提供交流和習作的平臺,讓一群愛好文學的同學一起交流、碰撞,撞出靈感和思維的火花,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獲獎名單
特等獎獲得者和指導老師合影
一等獎獲得者和指導老師合影
二等獎、三等獎獲得者合影
獲獎感言
身披霞光 燦若夏花
對于此次獲獎,我感到不勝榮幸,意外中卻也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于我而言,這是心靈之旅的一塊里程碑。
寫作于我而言,是用筆抵達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碰撞著意識,體味生活的韻致,這是從我進入高中以來最深刻的體會。老師曾告訴我“一支筆可以寫下很多”。觀察生活的細枝末節,坦然悅納經歷的妙趣,也是在曲塘中學的學習生活中最好的收益。
感知和描寫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世界,觸摸文化血脈,提升思維品質,這也是在本次“語文報杯·時代新人說”比賽前的準備。我始終相信,寫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離不開大自然的無窮力量和生活的小悲喜劇。日常學習中,我往往樂于留意身邊任何一本書,它總能有讓我慨嘆的佳句。同時,也是在學校組織的閱讀與寫作活動中,我提升了情感的表達力與對不同風格文字的嘗試。
構建自己的文學國度,避免精致的哲學感,走出高深的象牙塔,我完成了自己的素材本。這是我寫作的“武器”,亦是我遣詞造句的良方。思考、剖析、練筆,寫作陪伴我的這些年,讓我更堅信:稚嫩真誠的心靈,可以在自己的一方素絹上,書寫真實的作品。飽滿、清晰、響亮的文字,讓我成為“身披霞光的人,燦爛如杜鵑開放”。
——原高二(3)班 吳楊
心有所愛 山海不遠
非常榮幸能在此次作文競賽中獲獎。這次參賽的經歷讓我認識到,無論是平時作文還是考場競賽,靈光乍現的運氣固然為成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平時生活中的點滴積累才是最重要、最不可少的。
以這次作文為例,我文中的主人公是著名散文作家李娟。正如她所表達,寫作的基礎與起點,是“去愛,去生活,去感受,去受傷”。體悟了李娟的人生哲理,我才得以用文字表達她的思想。
我與這位名家的邂逅,起源于前段時間CCTV轉播的連續劇《我的阿勒泰》。在被影視作品恬靜的風格和細膩的旁白觸動后,我捧起了李娟的同名散文集,隨著李娟的文字去往了寧靜曠遠的阿勒泰,感受到淳樸的民風,迎著遠方吹來的無羈的風,放任靈魂自由馳騁在無垠的夏牧場,感慨于新時代變遷中的鄉土,更深地了解作品的精神內核和作者的靈魂內涵。
彼時,我放下手中的散文集,未曾想到自己會在若干天后的作文競賽中用文字再次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靈魂的共舞。
由此,我也認識到,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文學作品影視化風靡,影視作品亦能反哺圖書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我們發現好作品的途徑。不要認為網絡只是消遣的工具,不要把文藝作品當作飽腹的快餐。靈感積累的方式多種多樣,只待有心人去發現。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只要同學們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多觀察社會,思考人生,博覽群書,日積月累,腳踏實地,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原高二(5)班 吉順順
文學如燈,照亮前路。愿學子秉承文學之薪火,乘科技創新之浪潮,在文學的海洋里暢意遨游,在文字的世界里翩然起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校園一定會書香滿溢,碩果盈枝。
來源:江蘇省曲塘高級中學
編輯:賀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