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開啟了“童言啟智 科研筑夢”童創少科院2024科技節三個“一”活動,為同學們打造充滿探索與發現的科技樂園,帶領大家在動手實踐中培養科學興趣,在創新挑戰中鍛煉實踐能力。
學校三樓的碳究空間換了一副新妝扮,此前在全校各年級征集的科技作品如今都變成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科技展項,豐富多彩的科幻畫、各種各樣的科學小制作、專業的昆蟲標本、科學觀察筆記以及腦洞大開的科幻小故事等作品在碳究空間中大放異彩。同學們一下課就圍在一起,一邊參觀,一邊討論,沉浸其中,展現出濃厚的興趣。
9月20日,在老師的帶領下,三年級同學踏上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科技研學之旅。他們來到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在這里體驗了一堂與眾不同的“陶藝公開課”。這門課程巧妙地將傳統藝術與現代創新相結合,不僅讓學生們領略到了陶藝的悠久歷史,還讓他們親手實踐,學習制作技巧。
在這次體驗中,同學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提升了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他們被鼓勵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獨一無二的陶藝作品。這次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充滿樂趣和挑戰的創意空間,也讓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9月23日,同學們有幸聆聽了南京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學院的余昌敏教授帶來的一場引人入勝的科普講座——“小小細胞成長記”。這場講座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更激發了他們對生命科學的興趣。
在講座中,余教授巧妙地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問題:“人是由什么構成的?”“構成生命體的最小單位是什么?”“細胞要經過哪些發育階段?”這些問題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同學們對細胞世界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深入探索細胞的奧秘。
為了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理解細胞的成長過程,余教授特意從實驗室帶來了一臺顯微鏡——這個“大家伙”成為了講座的亮點。在顯微鏡的幫助下,同學們得以親眼目睹細胞的形態,感受生命的奇妙。
通過科普講座,同學們不僅學到了關于細胞的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去探索未知,如何用科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
科技節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夢想的啟迪。同學們在動手實踐中培養了科學興趣,在創新挑戰中鍛煉了實踐能力。
來源: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
編輯:顧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