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湖灣·無錫低空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召開,無錫掀起低空經濟發展熱潮。而在惠山高新區(洛社鎮),同樣聚焦“低空+”,將低空應用進一步融入到大眾生活中,助力群眾的生產生活,讓治理更“立體”。
無人機機巢是無人機巡檢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替代了人工手動遙控,24小時現場值守待命,不僅是無人機的起降平臺,更是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巡檢的關鍵設施。它集成了無人機充電、存儲、調度、通信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為無人機的持續作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每天清晨8時,無人機自主從機巢起飛執行飛行任務,自主規劃航線,在飛行途中識別問題并進行留存與反饋,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同時將處理結果上傳,形成問題閉環。”在惠山高新區(洛社鎮),出現了無人機助力基層治理的現實景象,通過飛行器的空中眼睛,將城市面貌、征拆現狀、偷倒垃圾、河湖面貌等進行一一記錄,相關軌跡、圖片、視頻等材料在指揮中心反饋,實現人機交互、即時處理,讓基層治理各項任務更智慧、更便捷。
近年來,惠山高新區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和指示精神,瞄準基層治理改善提升,結合惠山高新區實際,以“低空+”打造更多治理場景,提高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讓轄區百姓不斷享受科技帶來的生活便利感、舒適感。
自今年4月運行以來,截至目前,無人機已飛行1110架次,里程6314KM,留存圖片25886張,視頻1110個,全景407張,觸發預警事件286件,處理281起,處理完成率98%。
低空+場景,模式更優化
“低空巡檢,依賴的不僅是無人機,更有智慧大腦和雷達眼睛,以及各種技術手段。”
惠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坦言,鑒于區域面積大、人口密度高等地域特點,惠山高新區將無人機與鎮指揮中心聯動架設,將全鎮數百個高清攝像頭納入,通過紅外熱成像、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全區域、全時段的智能巡檢,利用AI算法可識別分析6大類共72種問題事件,并將識別出的問題呈現在預警列表。
與城管、環衛、交通、水利等部門協動,在交通安全、農村水利、河湖環境、治危拆違等領域進行個性設計,完善場景功能,進一步滿足了基層治理環境日益復雜化和治理需求多元化的現實要求,節約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實際體驗。
低空+品牌,城市更干凈
“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城市面貌提升改善是關鍵競爭力。”
惠山高新區高度重視城市管理工作,將“科技新城,運河明珠”作為愿景藍圖,錨定“最干凈城市”建設,將“低空技術”與“一站到底”品牌深度融合,同時大幅提升無人機工作的安全性、智能性和高效性,實現城市管理質效倍級增長。
“通過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更好地實現‘一站受理投訴、一站執法聯動、一站問題閉環、一站解決民憂’的工作效果,更好地呈現城市精細化管理成效。”惠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以無人機三維建模為依托,將主要道路、項目工地、拆遷區域、主要河湖等重要發展地塊的前后景象進行建模保留,正射影像與衛星圖相較更加高清和實時,為城市管理人員提供更為精確的工作依據。
低空+治理,處理更迅捷
基層治理事關人民群眾方方面面,必須細化到“最后一公里”,鑒于此,惠山高新區將“吹哨報到”理念融合無人機智能巡檢智能系統,讓吹哨更及時,報到更迅捷。
“舉例來說,如果轄區范圍內發生火災、交通事故等應急需求事件時,可在覆蓋范圍內任何一個區域點擊,后臺自動生成航線,5分鐘內必達現場,第一時間播報現場情況。通過設置特定航線,無人機沿河道、管道巡查,監測排污行為,可針對‘人在停排、人走又排’‘白天停排、晚上搶排’的違法行為,精準定點巡查,全面遏制‘游擊式’違法行為。”惠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發展低空經濟,場景是根本、空域是關鍵、技術是支撐、法規是保障、安全是底線。”近年來,惠山高新區以“3+N”現代產業集群建設為引領,在商業航天領域深耕細作,瑪格努斯、中聯航空等項目的落地,讓惠山高新區低空經濟發展潛力十足,“低空+”模式在惠山高新區也將呈現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