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國影史票房紀錄后,《哪吒2》還在狂飆。
近年來,中國動漫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哪吒之魔童降世》創中國影史票房記錄,彰顯了中國動漫產業的實力。
在這一輝煌時刻,我們不禁回想起那些為中國動漫事業奠定基礎的先驅者們,特別是南京的萬氏四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和萬滌寰。
哪吒創歷史,致敬中國動漫事業的開拓者——南京萬氏四兄弟
早年生活與藝術啟蒙
萬氏兄弟出生于南京城南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萬寶葵原本是個讀書人,因功名未遂,轉而經商。盡管家庭經濟條件有限,但他們的母親卻是一個堅強且有遠見的女性。她鼓勵孩子們追求藝術夢想,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萬氏兄弟從小就表現出對繪畫的熱愛。在南京老門東的家中,他們經常爬上爬下,模仿各種動物和人物,展現出極高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他們特別喜歡聽《西游記》的故事,尤其是孫悟空的形象,這為他們后來的創作提供了靈感。
藝術探索與創新
萬氏兄弟在南京讀私塾時,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特別喜歡畫馬、用剪刀剪馬的紙樣,并將這些元素融入到后來的動畫作品中。在夫子廟的雜耍場,他們觀看了大量的木偶戲和皮影戲,這些民間藝術形式激發了他們對動畫創作的熱情。
1919年,萬籟鳴通過自薦被上海商務印書館錄用,開始了他的專業繪畫生涯。在他的影響下,其他三位兄弟也相繼來到上海,從事美術創作。他們在家鄉南京的生活經歷和對傳統藝術的深刻理解,為他們后來的動畫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創作歷程與成就
1926年,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短片《大鬧畫室》,標志著中國動畫電影的誕生。這部影片不僅展示了中國動畫的初步嘗試,更體現了萬氏兄弟對動畫藝術的執著追求。
1935年,萬氏兄弟再次創舉,打破外國技術壟斷,制作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
在抗日戰爭期間,萬氏兄弟帶領著動畫一起參加抗日隊伍,先后創作了20多部有抗日反帝內容的動畫短片。
隨后,他們在1941年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這部影片不僅在亞洲引起了轟動,更影響了日本動漫之父手冢治蟲,促使他放棄了醫學,投身于動畫創作。
新中國成立后,萬氏兄弟進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工作。在他們的辛勤努力下,1961年,動畫巨片《大鬧天宮》問世。這部影片以其精湛的藝術水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中國動畫史上的經典之作。孫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中國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除了《大鬧天宮》,《豬八戒吃西瓜》《濟公斗蟋蟀》《神筆馬良》等經典動畫片也是出自萬氏兄弟之手。
生活故事與住宅環境
萬氏兄弟的住宅位于南京老門東的箍桶巷31號。這座宅子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傳統建筑,三進的結構顯示出曾經的殷實。盡管隨著時間的推移,宅子內部已被改造成多個租戶的住所,但其外部結構和部分裝飾仍保留著原有的風貌。
萬氏兄弟在家中度過了一段充滿藝術氛圍的童年時光。他們在家中自制皮影戲道具,表演《西游記》中的故事,這種早期的藝術實踐為他們后來的動畫創作奠定了基礎。萬籟鳴曾回憶,他的啟蒙老師是慈愛的母親,她在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中給予了他豐富的藝術熏陶。
如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無疑是對萬氏四兄弟等前輩們的最好致敬。這部電影不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藝術和技術上達到了新的高度。它展示了中國動漫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創新能力,也體現了中國動漫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如今,南京老門東地區正在進行保護和開發,計劃將萬氏兄弟的故居打造成“中國老動畫片展館”,以紀念這些為中國動漫事業做出杰出貢獻的先驅者,更好地傳承和發揚萬氏兄弟的精神,推動中國動漫事業的持續發展。 方志江蘇
校對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