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鬧”了一個春節之后,哪吒成功出海,“鬧”上了國際。據媒體報道,《哪吒之魔童鬧?!罚ㄏ挛暮喎Q《哪吒2》)將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正式上映。
一個神話人物為何具備這么強大的能量?在哪吒出海的背后,又隱藏著哪些歷史故事?
“哪吒鬧?!弊钤绲膱D像遺存 正在遼博展出
鬧海與出海
2月11日晚,貓眼、燈塔等權威電影數據監測平臺對《哪吒之魔童鬧?!返钠狈款A測做出最新調整,劍指160億+。在春節檔開映之前,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好成績。
從片名可知,這部動畫片改編自家喻戶曉的哪吒鬧海的故事。
哪吒鬧海的故事源于宋遼時期佛教“那吒析骨還父析肉還母”與“大圣那吒太子屠龍”的傳說。在佛經中,這兩個故事不過寥寥數十字,入明后,這個故事漸漸豐滿,最終在《封神演義》中得到完善。
在整部《封神演義》中,哪吒的故事是相對獨立的一章。所以,自成型之日起,它常常被拿來改編,從戲劇到連環畫,從電影到電視。
回望歷史,這也不是“哪吒鬧海”的故事第一次走向國際舞臺。
早在清代,哪吒的故事就隨著《封神演義》一書就被翻譯成滿文、蒙文及傣文。到了二十世紀,哪吒的形象更是遠播海外。在漢文化圈,韓國流傳下來的神魔小說的版本共18種,以《封神演義》為最多;日本藏有多部明版《封神演義》,1996年,日本著名漫畫家藤崎龍根還將其改編為漫畫作品。
在東南亞,泰皇拉瑪二世降旨翻譯《封神演義》;在印尼,100年前也有了馬來文翻譯而成的《封神傳》;1937年,新加坡雕塑封神人物供游人觀賞,1993年還拍攝了電視劇《哪吒》。
在歐美國家,20世紀初,新教傳教士衛禮賢用德文選譯了《封神演義》的部分章節;1912年荷蘭出版了《封神演義:中國神話歷史小說》,其中就包括了哪吒鬧海幾個章節。在英國,《封神演義》的譯本至少有兩三種,而取材于《封神演義》的連環畫《哪吒鬧海》于1980年還被譯成英文。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而攝制的《哪吒鬧海》,在上世紀80年代的孩子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英國的BBC公司專門從中影公司購得了放映權,在圣誕節的時候在電視上播放。它還是第一部在戛納電影節參展的華語動畫電影,1983年獲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988年法國第七屆布爾波拉斯文化俱樂部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寬銀幕長動畫片獎。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還將《哪吒鬧?!分瞥蒝CD銷往海內外。
相隔40年,哪吒鬧海的故事有了新講法,“哪吒2”迅速出圈并形成令人矚目的文化現象,更令人驚喜的是,憑借優良的制作,哪吒腳踩風火輪,再次出海。能否有“席卷”之勢,值得期待。
《封神演義》泰文譯本插圖
輸入與輸出
毋庸置疑,哪吒出海是中國電影的文化輸出。而往回看,哪吒鬧海故事本身就是一場長達1500多年的文化輸入與文化輸出。
1500多年前的北涼時代(397-439年),來自印度佛教的哪吒第一次踏入中國。哪吒這個名字,就是梵文的音譯簡稱。到了宋遼時期,哪吒與龍族的恩恩怨怨也進入了國內。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哪吒故事漸漸擺脫了宗教束縛,進入民間視野。人們根據有限的外來信息,擴充、改編,將他的故事本土化:他本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毗沙門就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多聞天王,手里托著塔的原本是他,但后來,人們給他換了個父親,陳塘關李靖成了“托塔天王”。他的鬧海,本來只有簡單一句“乃至降龍,入龍宮……皆悉隨意”,但人們不光為他的降龍找了個理由,還圍繞降龍編了個完整的故事……
至于“析骨還父析肉還母”,考慮到儒學是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文化,人們貼心地安排了父子和解的故事情節。
聚少成多,匯溪成河,到明代,《封神演義》將活躍在民間神話故事里的哪吒故事和與其相關的人物一網打盡,重新“組裝”,最終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從簡單的一個名字,到簡短的幾句話,再到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哪吒從扁平的符號到豐滿的人物,此間經歷了1000年之久。
這個由外國輸入進來的哪吒敘事,從頭到腳,充溢著本土的靈魂,反叛、勇敢又正直;他的形象也由一個糙漢變成了萌娃。中國造“哪吒”有了更多的個性,由此也開始了反向輸出。從漢文化圈,到歐美國家,哪吒隨著《封神演義》走向世界。
三教搜神大全里的哪吒
一個不停流動的故事
一個傳統神話人物,為何具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這還是得從歷史中找尋。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教授王德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哪咤經典形象具備跨文化傳播的潛質,他的故事首先經過了中國歷史和歷代觀眾的篩選和打磨,通過故事模式的不斷演變創新,足以適應不同時代的觀眾需求。另外,哪吒的個體命運抗爭,與全球觀眾的情感共鳴緊密相連。
人們熟悉了《封神演義》中的哪吒故事。后世無論如何改編,故事內核和結構基本沒有改變。而此次傲視春節檔的影片“哪吒2”,則解構了從明代以來就幾乎已經固定的故事結構。它擺脫了原著涇渭分明的正邪二元論,將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哪吒的成長與覺醒上。很明顯,這個改編賦予了哪吒一個現代靈魂,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它成功地將“逆天改命”的東方哲學,轉化為全球Z世代都能理解的成長寓言。對于成長與覺醒,西方人并不陌生?!缎乔虼髴稹返谋R克·天行者、《哈利·波特》的魔法少年,都以個體覺醒對抗宿命。
也有評論說,《哪吒2》一方面調用了古老的中國神話體系,另一方面也遙相呼應了長盛不衰的“超級英雄”主題。影片將“善惡抉擇”“自我救贖”等普世主題,嵌入“削骨還父”的東方悲壯中,既保留神話原型的厚重,又以視覺奇觀消解文化隔閡。
海外媒體、電影從業者對“吒兒”頗為關注,“超越文化邊界、傳遞人性共鳴”,外媒用這樣的詞匯來評價這部影片。
《哪吒2》賦予了哪吒以時代意義,并釋放了新的文化想象力,講述了一個具有當代價值的好故事。其實,從經書到話本,從戲曲到動畫片,哪吒敘事一直在根據時代需求而改變。每一次登上舞臺,相較原著,都或多或少會有所增刪。從這個意義上講,哪吒敘事,從古至今,一直是流動著的,是“活著”的,是極富生命力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臧磊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