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姜大爺,此前一直從事機器修理工作,身體素質良好,甚少生病。退休后,他來到常州幫忙照顧孫女,在孩子寒暑假時,還能憑借自身技術特長發揮余熱。
然而從前年起,姜大爺總感覺左肩疼痛不適,夜間癥狀尤為明顯,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個多月。起初,姜大爺并未在意,覺得可能是平時勞累過度,患上了“肩周炎”,便在附近藥店買了膏藥自行外敷。但沒想到,貼了膏藥后,肩膀疼痛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愈發嚴重,甚至發展到整晚疼痛難忍,導致失眠,肩膀的靈活性也大不如前,許多簡單動作都難以完成,就連穿脫衣服都變得困難。
于是,姜大爺前往當地一家中醫院就診。醫生延續了姜大爺之前的判斷,認為這就是“肩周炎”(又稱“漏肩風”),給他加了些針灸治療,又開了口服的祛風止痛藥物。但在這家醫院看了一段時間,姜大爺的肩痛癥狀不僅沒有改善,反倒發作愈發頻繁,疼痛程度也逐漸加重。姜大爺漸漸無法再堅持熱愛的工作,連日常生活起居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心情因此變得十分壓抑,整日難見笑容,家人對此也束手無策。
后來,經兒子的同學介紹,姜大爺來到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常州二院),向關節外科副主任鄭棟尋求幫助。鄭主任仔細檢查后,覺得姜大爺的癥狀根本不是什么肩周炎,而是由于長期勞動導致肩袖撕裂引起的,建議采用微創關節鏡手術進行修復。聽說要做手術,姜大爺本有些猶豫,但聽說鄭主任曾幫身邊不少朋友解決過關節問題,他又有了信心,幾番考慮后,最終決定接受手術治療。
很快,鄭棟主任帶領運動醫學團隊為姜大爺實施了手術。術中,他們發現患者損傷情況確實比較嚴重,原本應密閉完整的肩袖組織如今破了個大窟窿,肌腱組織已經回縮,周圍炎性反應強烈,還伴有骨贅增生。經過1個多小時的微創關節鏡手術,團隊成功修復了姜大爺患肩的肩袖肌腱,清除了炎癥組織和骨贅,并松解了粘連的肩關節。
術后,姜大爺的肩痛癥狀明顯減輕,肩膀的針錐樣疼痛逐漸消失,晚上也能安穩入睡了。在鄭主任團隊的指導下,姜大爺從術后便開始接受系統的康復訓練,每周前往門診進行康復治療。經過2個月的康復訓練,姜大爺驚喜地發現,左肩不僅不再疼痛,靈活性也大大提高,已經能夠完成簡單的家務,實現生活自理。隨著時間的推移,左肩的力量也逐漸恢復,從能夠手提重物,到可以舉起一定重量的物件。曾經飽受肩痛折磨的姜大爺,如今終于重新回歸到了幸福的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