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用三角架上的“小鋼炮”,對月亮湖聚精會神地瞄看。她弓腰的姿勢仿佛雕塑,讓周圍的空氣都凝固了。
這個冬天,只要是晴好天氣,我都能從陽臺上看到她那形如米粒般的身影。好奇心讓我來到她的身邊,交談后,才知道她姓紀,是個攝影愛好者,來自八十公里外的鄰市。“五點鐘,天還沒有亮,我就出發了,開車到達月亮湖時,正好‘雄雞一唱天下白’。沒什么,我就是為了拍一張白鶴的照片。這不,連跑了七天了。”
每年有數千只白鶴來到月亮湖中過冬。湖中有這么多的白鶴,為什么紀老師拍個白鶴這么難,要花費七天的工夫?
過了好一會兒,她終于直起了腰,對我說:“這下看來沒戲了,白鶴們正在覓食哩。”
冬天的月亮湖中,有許多枯黃的、倒伏的蘆葦,顯得一片蕭瑟。可真是怪事,一旦有鳥來到湖中,你就立刻會覺得這湖有了勃勃的生機。在湖中的一塊小沙灘上,聚集著白鶴、小天鵝、白琵鷺、東方白鸛、豆雁和長腳鷸等鳥類,它們在那里梳理著羽毛,唱歌,或者為了活絡一下身子,張開翅膀低空盤旋。
我看了一下紀老師的相機,她用的是600倍的光學變焦鏡頭,每一張鳥的照片都拍得非常清晰。在所有的照片中,數白鶴最美,它修長的脖子,全身潔白,有著紅色的臉和腿。這種少量的紅色恰恰成為一種點綴,為它的美注入了靈動的元素。
“你不是已經拍到很多白鶴的照片了嗎?”我有點疑惑。
紀老師說:“是的,可我要的是更有創意的照片,比方白鶴飛過樓頂的照片。可等了這么多天,沒有一只白鶴飛過前面的樓頂,辜負了這么晴好的天氣。”她指了指我住的那個小區,樓頂上是藍得如琉璃的深邃天空。
中午到了,和悠閑覓食的鳥比起來,紀老師打開保溫飯盒,一面劃拉著飯,一面警覺地眺望著月亮湖。
“飛起來了,飛起來了!”她忽然扔掉飯盒,喊了起來。
“真飛起來了!白鶴飛過樓頂了!”我也忘情地喊了起來。
白鶴全身潔白,但在它飛起來的時候,從下面往上拍,你會發現它的翅翼尖端是黑色的,這種揚起的翅膀是野性的,看起來非常有力。這是一種柔中有剛的鳥,自信、豁達、靈動,在我心里扇動了新年的期待。
作者:平易
來源:揚子晚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