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孫旺琪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不僅對地球環境造成了廣泛影響,還可能對軌道衛星的運行產生深遠影響。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航空航天工程師指出,溫室氣體排放正在改變近地空間的環境,可能導致持續運行的衛星數量減少。
據美聯社11日報道,這項刊登在《自然-永續性》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空氣變暖,同時使大氣層上部冷卻。大氣層上部是低地球軌道衛星運行的區域。冷卻效應使大氣層上部密度降低,從而減少了對數百萬人造碎片和衛星的阻力。這種阻力原本會將人類產生的太空垃圾拉向地球,并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這也是清理太空垃圾的主要方法。
然而,隨著溫室氣體增加,大氣層清理太空垃圾的能力減弱,可能導致更多太空垃圾長期滯留軌道,對其他衛星的碰撞風險增加,并可能產生更多碎片。
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研究作者理查德·利納雷斯(Richard Linares)表示:“過去100年里,我們在地球上(產生)溫室氣體的行為將影響未來100年衛星的運行方式。”
研究人員通過模擬碳排放對高層大氣和軌道動力學的影響,估算了低地球軌道的“衛星承載能力”。在高排放情景下,到本世紀末,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或導致能夠安全繞地球運行的衛星總數減少高達66%。
研究提示人們,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僅限于地球表面,還可能對太空探索和衛星技術發展帶來長期挑戰。未來,減少碳排放和加強太空垃圾管理將成為確保軌道安全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