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謝江蘇省人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孩子媽媽和寶寶的健康交到你們手里,我們全家都放心!”3月13日,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兒科新生兒病房內,張先生(化名)緊握醫護人員的手連連道謝。原來,他的孩子安安(化名)出生后即確診“環狀胰腺”導致十二指腸梗阻,經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在安安出生不到24小時就完成了腹腔鏡微創手術,目前安安恢復良好即將出院。
孕期超聲提示腹部發育異常
4個月前,孕22周的李女士(化名)在該院產檢時,超聲提示胎兒腹部出現“雙泡征”,疑似十二指腸梗阻。后續每月復查均顯示異常,這表明孩子很可能存在消化道發育異常,經過產科、兒科新生兒團隊、小兒外科醫生會診討論后,李女士一家選擇在醫護團隊的幫助下繼續妊娠。
時間很快來到了3月5日,李女士出現了臨產的癥狀,在產科團隊的努力下,安安順利出生了。
安安出生后,產科、兒科新生兒團隊、小兒外科、放射科迅速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通過上消化道造影檢查,明確診斷安安為十二指腸梗阻,并提示“閉鎖或環狀胰腺”可能。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殷易鈺介紹,環狀胰腺發病率低,約為六千分之一,是先天性十二指腸梗阻的原因之一,占十二指腸梗阻性疾病的10%-30%。這種疾病若不及時發現并治療,患兒會因反復嘔吐導致肺部感染甚至反流窒息,嚴重危害患兒生命,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
24小時內完成微創手術,小創口解決大問題
為搶在并發癥發生之前進行干預,醫療團隊決定立即手術。3月6日晚,出生不足24小時的安安被推入手術室。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團隊快速有序完成了氣管插管、動靜脈穿刺、血壓血氣檢測等準備工作,小兒外科團隊通過腹腔鏡沿著擴張的胃和十二指腸向遠端探查,發現安安胰腺發育異常,呈環狀壓迫十二指腸降部,安安的腸道畸形原因明確了——“環狀胰腺”。
明確病因后,殷易鈺主任醫師團隊在腔鏡下為安安進行了“十二指腸菱形吻合術”,整臺手術歷時約90分鐘,以微創、精準的方式圓滿完成了所有操作步驟,手術過程十分順利。
小兒外科團隊為安安進行腹腔鏡手術
殷易鈺主任醫師表示,此類手術傳統需開腹,而腹腔鏡微創技術憑借精準操作和快速康復優勢,已成為首選方案。此次救治成功得益于產前的早期發現、出生后的快速檢驗、術中多學科團隊默契配合及術后精心護理的全鏈條協作。“從發現異常到手術完成,每個環節無縫銜接,為患兒爭取了救治的黃金時間。”
安安逐漸康復即將出院
據悉,江蘇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近年來持續提升兒童先天畸形診療水平,微創手術范圍已經覆蓋大多數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殷易鈺主任醫師提醒,在孕期體檢發現胎兒腹部腸管擴張,準爸媽要引起重視。“孩子生后出現頻繁嘔吐、腹脹、胎便少或無胎便排出等情況,這些都是危險信號,要考慮到存在消化道畸形的可能,此時應第一時間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通訊員 戴宇菲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