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言,“春氣者,病在頭”。有一種頭暈易在春天發生一旦發作天旋地轉讓人惡心想吐,甚至不能行走。家住安徽今年50歲的張女士(化名),最近可謂是受盡折磨。清晨起床時,會突然感到天旋地轉,同時伴隨嚴重的惡心、嘔吐感,但神志始終清楚;躺下休息保持身體靜止時,不適感會有所緩解。隨后幾天,張女士癥狀持續加重,甚至連轉身都會引起上述癥狀,令她苦不堪言。
圖源 視覺中國
張女士以前也有這種情況發生,曾在當地住院診療,可惜未找到原因。因為擔心可能會發生腦?;蚰X出血,經人介紹,張女士來到南京市第一醫院河西院區神經內科尋求幫助。
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靜接診了張女士,通過耳石癥的位置試驗檢查,發現患者兩側躺下后出現陣發性眩暈,向右側時眩暈明顯,均為垂直向地眼震,右側臥位時眼震強烈,持續時間久,診斷張女士為右水平半規管耳石癥,即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
“謝謝醫生,太神奇了!”在徐靜給張女士做了兩次手法復位治療后,張女士的眩暈癥狀很快就消失了。
徐靜介紹,耳石癥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最常見的眩暈原因之一,是由于耳石從橢圓囊斑上脫落,進入半規管,在管內淋巴液中移動,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平衡功能失調而引發的眩暈癥狀。
“從臨床就診人數來看,耳石癥的發生在每年3月份前后會出現一個高峰?!毙祆o介紹,這個現象可能與日照時間、激素波動等因素有關,經過一整個冬天,人們接受日曬的時間偏短,體內維生素D含量容易不足,就易發生耳石癥。
據悉,耳石癥的復位治療包括手法復位和機器復位,是主要治療方法。醫生通過特定頭位變換讓耳石回到原來位置。而機器復位則是利用儀器精確控制頭部運動,提高復位準確性。復位后配合藥物輔助治療,可改善內耳循環、減輕頭暈癥狀;還可進行平衡康復訓練,增強平衡能力,減少復發。
徐靜提醒,耳石癥雖然不是由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病因引起,通常不會造成永久損害,但發作起來會讓患者感到強烈的不適感,需及時就醫。“耳石癥的發作誘因比較明確,頭部外傷,年齡因素,內耳疾病,長時間臥床,骨質疏松,過度勞累,缺少睡眠等均可誘發耳石癥?!睂<医忉尩?。
那么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耳石“離家出走”呢?專家支了幾招:
1、避免過度勞累:過度疲勞會造成內耳小動脈發生痙攣、缺血,從而誘發耳石癥。對年輕人來說,耳石癥發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過度疲勞。
2、改善鈣代謝:保持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或鈣代謝異常,維持耳石的穩定性。
3、避免頭部劇烈運動:注意頭部動作的平穩性,避免突然躺下、翻身、抬頭或低頭等快速改變頭部位置的動作。
4、及時治療內耳疾?。杭皶r治療內耳相關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中耳炎等,減少耳石脫落風險。
5、前庭康復訓練:耳石癥患者痊愈后,可在醫生指導下加強前庭康復訓練,對降低復發有一定幫助。
通訊員 曹慧慧 劉春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