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溧水區見義勇為基金會開展“送獎到崗”活動,為一批見義勇為的市民頒發了榮譽證書,表彰他們在關鍵時刻的無畏與大愛。這些市民里,既有在刺骨池塘里托舉營救落水老人的,也有偶遇交通事故臨危救助的白衣天使。而這樣的活動也在讓勇士們的善行得到肯定的同時,向整個社會傳播弘揚正能量。
兩件好人好事中共有四人參與救助。去年11月16日,溧水區中山東路東沿線路邊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女性駕駛電動自行車時因路面濕滑失控摔倒,當場昏迷。下鄉坐診途中的溧水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李群恰巧路過,迅速上前展開急救。他用車上的毛巾為該傷員進行緊急止血和包扎,并撥打120。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李群始終陪伴在傷員身邊,密切關注其身體狀況并給予安撫。救護車抵達后,他又協助醫護人員將她送上車,才趕往自己的目的地坐診。據了解,該女性頭顱骨折,若稍有延誤,后果將不堪設想。溧水區見義勇為基金會東屏工作站為李群“送獎到崗”。李群表示,將繼續以實際行動弘揚見義勇為精神,做見義勇為的實踐者和宣傳者。
近日,洪藍街道三里亭社區翟村的一名七旬老人不慎滑入冰冷刺骨的池塘中。危急時刻,恰巧在附近的程良玉立即借助工具,奮力將老人拖至岸邊。但因為老人棉衣吸水過重且阻力增大,程良玉一人難以成功施救,聞訊趕來的黃亮和樊華生伸出援手,三人合力將老人拉出池塘成功救援。為此,溧水區見義勇為基金會洪藍見義勇為工作站“送獎上門”,表彰程良玉、黃亮、樊華生三人見義勇為的善舉。
據統計,2024年以來,溧水區已有30人被正式確認為見義勇為人員,其中15人榮獲市級表彰,1人榮登江蘇省見義勇為勇士榜,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他們中有環衛工人、司機、外賣小哥等等這些平凡崗位上的普通人,而他們的行為也值得被社會褒獎,并且被傳頌。值得一提的是,溧水區在見義勇為獎勵、宣傳這塊工作下了很大的功夫。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溧水區見義勇為基金會辦公室了解到,溧水區在區內的大金山專門建有區見義勇為主題廣場,還開設了四條以見義勇為為主題的公交線路。全區根據2017年南京市頒布《南京市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為標準,對區內見義勇為的好人好事進行表彰和獎勵,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見義勇為、見義智為、見義善為的積極性,為全社會營造“弱者有人扶、難者有人助、危者有人救、遇犯罪有人斗”的良好風尚。
通訊員 葉子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昊
校對 王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