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烏茲別克斯坦國際力量舉聯(lián)合會力量舉亞洲錦標賽現場,一名溫文爾雅、帶有“書卷氣”的女生舉起了175公斤的杠鈴——幾乎是她體重三倍的重量,一舉打破了力量舉項目全國紀錄!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名女“大力士”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一名在科研上碩果累累的博士生??蒲泻徒∩韮墒肿サ膭钪竟适?,讓網友們驚嘆:太逆天了,這絕對是“文武雙全”!女孩名叫鄭曉萱,她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健身是她緩解壓力的方式,也是她因暴食體重變重的“自救之舉”。如今充滿力量的她更有自信心了,還因健身收獲了愛情。
賽場上的鄭曉萱
她是化學專業(yè)的學霸
以第一名成績保研至中科大
看看鄭曉萱的過往經歷,你就會對這位被稱為“學霸”的女生有一個感性的認知。
本科期間曾獲國家獎學金、參與國家課題1項、主持校課題2項,以共同一作、二作身份發(fā)表SCII區(qū)論文各一篇,以第一作者獲取軟件著作權、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
研究生期間她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Chem. Sci.論文兩篇;并積極開展學科交流合作,發(fā)表共同一作JACS論文一篇、二作JACS論文一篇。另有其他SCI論文5篇,榮獲光華獎學金等榮譽。
“我本科讀的師范學校,專業(yè)是化學,所以后面的選擇可以往化學研究方向走,也可以往師范方向走。”鄭曉萱向記者介紹說,她更喜歡的是化學,所以保研時沒有像很多同學一樣去華東師范或者北師大,而是選擇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是一所非常有底蘊的學校,我覺得很適合自己,現在看起來,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鄭曉萱笑著說。
記者了解到,2020年,鄭曉萱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保研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快與非線性光譜實驗室。在博士生期間,她期末考試綜合平均成績90分以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emical Science》發(fā)表兩篇論文,以共同一作身份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發(fā)表論文,并獲國內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表達獎、優(yōu)秀墻報獎。
鄭曉萱和男友易若龍
“自救”中接觸到健身
激發(fā)了她的運動“天賦”
是什么讓這名溫文爾雅,帶有“書卷氣”的女生和充滿力量感的運動相遇了呢?鄭曉萱說:“做科研壓力大,研一階段我出現了飲食障礙,呈現的狀態(tài)就是暴食,短期內體重增長了很多。我想要調整這個狀態(tài),就去健身房進行比較規(guī)律的運動,逐漸讓健康回到正軌?!?鄭曉萱介紹說,一開始的目標不是力量舉,而是要進入健身房培養(yǎng)比較好的生活習慣。在健身過程中,她重獲了自信,也遇到了同樣熱愛健身的朋友易若龍。兩人一起健身、談天說地,逐漸從朋友發(fā)展為戀人。
“我認識易若龍是2021年7月,當時他剛剛轉博。2023年8月他去參加力量舉的教練培訓,并參加執(zhí)裁。從那之后,他覺得我也可以嘗試比賽?!编崟暂嬲f,在男友的鼓勵下,她開始深入研究力量舉的比賽規(guī)則,并根據自身條件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的訓練方案。在男友兼教練的指導下,她更系統(tǒng)地學習力量舉的深蹲、臥推、硬拉三大項目。
賽場上的鄭曉萱
把“科研”思維代入健身
她多次刷新全國紀錄
力量舉不同于一般舉重,包括深蹲、臥推和硬拉三項。它本來是基本力量訓練的重要手段,后來發(fā)展為獨立的體育運動競賽項目。這個項目最開始盛行于英、美等國,逐步普及到其它國家。
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2024年5月,鄭曉萱迎來了她的首戰(zhàn)——中國廈門IPF力量舉海峽兩岸邀請賽。初次參加高水平賽事,鄭曉萱毫不怯場,她在深蹲項目中先后以165.5公斤和170.5公斤兩次刷新全國紀錄。2024年12月6日,烏茲別克斯坦國際力量舉聯(lián)合會力量舉亞洲錦標賽現場,鄭曉萱一鳴驚人,深蹲舉起了175公斤的杠鈴,這幾乎是她體重的3倍,又一次打破全國紀錄;臥推項目,她以95公斤獲臥推單項銅牌,達全國紀錄標準線;硬拉環(huán)節(jié),她成功挑戰(zhàn)160公斤,總成績鎖定430公斤,獲該級別季軍。最終,鄭曉萱成功拿到2025年世界運動會入場券。
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鄭曉萱坦言,“科研”式思維給她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安皇钦f你練得越多效果越好,收益曲線是一個收斂函數,你要去找到較佳的收益點,平衡好疲勞和增長之間的。因為積累的疲勞跟力量、肌肉增長,是決定能不能進步的制衡因素,換句話說,進行一個組別的訓練,既有增長的那一部分,又有帶來疲勞的那一部分?!?鄭曉萱進一步解釋說,需要協(xié)調好疲勞和增長的關系,讓自己的力量肌肉增大帶來的收益大于疲勞的積累,這樣才可以進步。
“所以要控制很多的變量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最佳區(qū)間?!?鄭曉萱介紹說,這種個性化的調試,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個變量,再考慮去編排訓練計劃,這其實跟科研很像,因為科研實驗也有很多變量,不斷地控制變量去優(yōu)化實驗條件,然后才能取得最優(yōu)的實驗條件。
亞洲錦標賽現場
目前正準備博士畢業(yè)論文
同時備戰(zhàn)8月的世運會
對于網上的一片贊譽,鄭曉萱說,她并不覺得自己很牛,只希望自己的經歷可以激勵更多人。
“現階段,從這個項目上來看,我們和歐美等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不覺得自己的成績有多牛,但我希望通過我,讓更多人知道并參與這項運動,然后有更多人去代表中國比賽?!编崟暂鎸τ浾哒f,這樣的表率作用才是她最想看到的。
目前,鄭曉萱會在午飯后花兩小時練力量舉,這樣既充分保證了科研的時間,又不耽誤處理其它事情。雖說今年8月要參加世運會,但訓練沒有和之前有太大差異,她也正在認真準備博士畢業(yè)論文。
談到對未來的規(guī)劃,鄭曉萱說,從主業(yè)上來說,她的目標是做研發(fā)工程師,同時不丟掉鍛煉,“這畢竟是我的愛好,但我也不會強求后面要取得多么牛的成績,只要在賽場上竭盡全力就好!”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郭一鵬
編輯 張冰晶
剪輯 馬斌
主編 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