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市慈善事業發展中心、南京市慈善空間的支持下,一場別開生面的傳拓公益課堂在瓷緣“殘疾人之家”溫情開課,為瓷緣學員打開了一扇通往傳統文化藝術的大門,也讓慈善與文化傳承緊密相連。
活動當天下午,沈老師早早抵達瓷緣機構,學員們看到沈老師到來,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現場充滿著溫馨與期待。沈老師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傳拓素材,包括各類瓦當、趙孟頫所寫的《鶴壽》以及生肖屬相圖案等,同時還準備了顏色、拓包等專業工具 。
課程伊始,沈老師詳細介紹了傳拓所需的各類工具,讓學員們對這些看似普通卻又蘊含獨特技藝的物件有了初步認識。隨后,沈老師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演示,從紙張的鋪設、濕度的控制,到拓包的蘸墨、敲打力度與頻率,每一個步驟都清晰展現,耐心講解其中的技巧與要點。
在學員親身體驗環節,沈老師更是全程陪伴,對每一位學員、每一個步驟都給予仔細且貼心的指導。學員們在沈老師的鼓勵下,認真專注地投入到傳拓創作中。盡管他們的動作比較慢,操作也不流暢,但在沈老師的耐心教導下,最終都成功完成了自己滿意的作品。當一幅幅精美的傳拓作品在學員們手中誕生,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藝術創作的成果,更是滿滿的自信與成就感。
此次傳拓課是南京市慈善事業發展中心、南京市慈善空間與瓷緣“殘疾人之家”合作的一次生動實踐。南京市慈善事業發展中心發起的南京市慈善空間,旨在為各類社會組織搭建平臺,促進慈善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瓷緣機構聚焦殘障群體,通過引入傳統文化傳拓課程,不僅豐富了學員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讓他們在藝術創作中獲得自信與快來,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支持,讓愛與文化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