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演過《法證先鋒》《宮心計》等電視劇的前TVB藝人蔡淇俊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條視頻,感恩女友不離不棄陪伴他創業。視頻里,他在街頭擺攤賣雞爪的畫面讓很多網友感到驚訝。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蔡淇俊其實來內地創業已經11年,開過米線店,最多時有10家分店,但終因虧損全部關掉。為了節約租店鋪的錢,他和女友想到了擺攤,已經擺了3年。不過,如今窘迫的日子早已過去,他創立了自己的品牌,也有了公司,工作重心從擺攤轉移到了打理品牌事務上。
30歲時離開TVB
創業開米線店虧損百萬
相信很多人對演員蔡淇俊并不陌生,他是《宮心計》中的布小順,也是《法證先鋒》中的杜少威,17歲就因外形出眾被選中進入演藝圈,后來簽約TVB,當過演員、歌手、主持人。在TVB,他做了13年的演員,演過幾十部電視劇。2014年,在他30歲時,他決定離開電視臺,嘗試另外的發展。蔡淇俊坦言,“演藝生涯持續了13年,但感覺自己一直沒有真正走到熒幕中央,加上當時競爭很激烈,我對自己沒有信心,就決定要轉行了。”
蔡淇俊在TVB時期的劇照(圖一)
出生于中國香港的蔡淇俊,老家在廣東佛山,“我家是從爸爸那輩開始遷居香港的。”因此,他在香港長大,在佛山也認識一些朋友。“我很早就演戲了,沒有其他工作經驗,什么也不會。當時和朋友們商量之后,決定回老家創業。做什么行業呢?我覺得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吃,所以就選擇開了一家在香港很火的云南米線店。”
蔡淇俊說,當時他投資了50萬元,店鋪租金只有3萬元,比香港同樣水平低了五至六倍,“請了一個云南的大廚,店里用的米線、調料等都是從云南運過來的,品質都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們店里定價也比較高一點。我請了六七個員工,自己也在店里干活,第一家店生意還挺火爆的。”2017年,他開了4家分店,還投資了火鍋店和其他一些生意,最高峰時他的米線店擴展到10家。
蔡淇俊講述開米線店的經歷(圖二)
“漸漸地,感覺壓力太大,要操心的事太多。每家店起碼6個員工,店鋪租金、員工工資、進貨成本是一大筆錢……加上有的店選址不太好,2019年起實體店營業額直線下降,虧了不少錢。”于是,他陸續關掉了所有的米線店,“當時算了一下,虧了200多萬元,那段時間我看不到方向,特別迷茫。”
擺攤賣雞爪重新開始
女友的鼓勵讓他大方吆喝
蔡淇俊告訴記者,事業低谷期,還好有女友陪伴在身邊,“她性格開朗,做事有主見,在我很灰心喪氣的時候,她經常鼓勵我,幫我一起想辦法。在生意倒閉之后,我們試著拍短視頻、也涉足直播行業,但一直沒有什么起色。2021年年底,我決定重新做餐飲,畢竟之前做了6年,還是有點舍不得。不過這次,我們不開店,選擇擺攤,節約店鋪租金,成本更小,經營也靈活。”
蔡淇俊坦言,“以前開店,我是老板,店里虧損,給員工的工資不能停,所以每天壓力都很大。擺攤的話,這方面的壓力小很多,心理上輕松不少。”
蔡淇俊街頭擺攤(圖三)
蔡淇俊介紹,他們最早是和一位賣雞爪的師傅爐哥學習的,向他了解雞爪的制作流程、進貨渠道、調味配方什么的。“我和女友一起出攤,每天白天做好雞爪,下午4點多開始擺攤,一直做到晚上12點左右。我是個比較內向的人,不太會聊天,剛開始抹不開面子吆喝。基本上都是她在那里招呼。”
慢慢地,他被女友大方的狀態感染,也開始和客人們聊天、介紹產品,后來在女友的主張下,他邊擺攤邊直播,開啟了線上業務。蔡淇俊挺自豪地說,自己家做的風味雞爪還是挺受歡迎的,“兩廣口味,沒那么辣,回頭客不少,街坊鄰里也挺支持生意。”
蔡淇俊也表示,自己和女友年紀也不小了,還沒領結婚證,因此后面會計劃著求婚,“不過在我心里,她早就是我老婆了,所以很多視頻里都直接喊老婆。”
因身份轉變練好了普通話
照顧好家庭再去談夢想
近日,蔡淇俊街頭擺攤賣雞爪的新聞受到很多網友關注,網友紛紛留言:“又一位演員轉行了!”“帶著港劇味道的雞爪嗎?”蔡淇俊說,他擺攤其實已經3年了,這個過程里還逐漸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成立了公司,現在一周只出攤一次,把更多的時間放到了直播、拍短視頻和打理公司事務上。“現在的公司多虧了女友在幫忙打理,她處理事情果斷干脆,做方案也是親力親為,所以我總說,多虧她一直在我身邊,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作為曾經被粉絲們喜愛的演員,到擺攤賣雞爪的小哥,這樣身份的轉變,會感到不適應嗎?蔡淇俊說:“其實香港的很多演員,都不會把自己看得太高,有的都感覺自己不是什么明星,我們就是普通的打工人,做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我從電視臺出來,最大的挑戰就是除了演戲、唱歌,其他的都不懂,進入社會都是從零開始,也會時常懷念以前的日子,不過現在覺得當下的生活也挺好。”
蔡淇俊和女友邊擺攤邊直播(圖四)
2014年以前的蔡淇俊,普通話說得還不流利,基本只會說粵語,到廣東佛山做生意后,他經常遇到不會說粵語的客人,就慢慢學會了普通話。如今,他的普通話已經說得很流利了,他覺得這也是一大進步。
記者留意到,直到如今,蔡淇俊的社交賬號下面,還會有很多網友留言,提到他曾經的角色,夸贊他演技很不錯。蔡淇俊說,今年初,他還受邀參加電視臺新年答謝會,現場見到了很多TVB的老同事,大家一起合影拍視頻,讓網友感到滿滿的“回憶殺”。
以后有機會還會拍戲嗎?蔡淇俊笑著說:“演戲也算是一個夢想,但現在的重心肯定是想怎么把生活搞好,照顧家庭、照顧老婆,然后再去想演戲的事情。當然如果現在有一部戲讓我拍男一號,我肯定會去的啦!藝術這方面我覺得不是努力就可以的,也講天分和機遇,所以我想把眼前可以做好的事情做好,再去想更長遠的目標。”
生活中的蔡淇俊(圖五)
多說一句:吳彥祖賣課、王祖賢開針灸館
明星轉行也要踏踏實實
其實不止蔡淇俊,最近一段時間,不少明星都因為轉行開啟副業而受到關注。知名演員吳彥祖開網課、王祖賢開針灸館,還有粉絲前往探店合影。在TVB演過《使徒行者》的沈震軒前段時間也因為被網友發現在開網約車而受到熱議,他還大方回應:“一方面是因為喜歡駕駛,另一方面,因為在創業,開網約車也是一種解壓的方式。”原來,曾是演員的他逐漸轉型幕后工作,經營健身房生意,壓力大時,就會開車解壓,還可以一邊開車賺點錢補貼隧道費。
對于演員跨界轉型創業回歸“素人”,用自己的勞動賺錢,很多網友點贊:“勤奮又務實,踏踏實實的人才受人尊敬。”也有網友認為,借著明星光環的同時,也要做好產品本身的質量把控,不能借著明星濾鏡,把粉絲們當成韭菜。當明星光環成為創業的初始流量,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如何在網紅經濟與實體經濟間找到平衡點,如何將粉絲熱情轉化為品牌忠誠度,這些都將決定轉型之路能走多遠。對轉型者來說,放下面子才能抱住里子,對圍觀者來說,與其感嘆“明星落魄”,不如看見每個認真生活者身上的光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梅建明 張冰晶
剪輯 馬斌
編輯 宋世鋒
主編 陳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