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工程名單近日公布,江北新區人才公寓(1號地塊)項目入選。該項目通過應用裝配式建筑技術、超低能耗技術和多種綠色智慧技術,建設綠色、智慧、健康的高品質住宅。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經科技部批準、住建部認定,是中國土木工程領域工程建設項目科技創新的最高榮譽。優秀住宅小區金獎獲獎項目在科技創新與應用方面表現突出,代表著國內住宅建設的先進水平。
江北新區人才公寓(1號地塊)項目位于定淮門長江隧道口東北側,建設過程中集成應用裝配式建筑和綠色節能技術,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裝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其中,3號樓是江蘇省首批裝配式組合結構的居住建筑,12號樓社區服務中心是已認證的木結構零碳建筑。
裝配式設計建造,預制裝配率超90%。項目高層住宅結構均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3號樓采用裝配式鋼框架+現澆混凝土核心筒組合結構,預制裝配率超80%;12號樓社區服務中心采用裝配式木結構,預制裝配率超90%。
除主體結構采用預制裝配式技術,所有建筑均采用了裝配式成品內外墻圍護系統。所有住宅均采用裝配式內裝技術,實現結構部分與設備管線的分離,精裝修率達100%。
裝配式組合結構,打造智慧住宅。3號樓是裝配式組合結構的居住建筑,采用裝配式組合結構建造方法,可根據住戶需求,將8種基本戶型單元模塊進行組合。例如需要130平方米左右的戶型,就可以把兩套65平方米的進行拼接,實現小戶型拆裝組合成一個大戶型。
3號樓以“智慧樹”為理念,主體結構就如同樹干,其核心筒、外立面、布線接口方式、能源利用方式、智慧管網系統等做了最大化的集成,打造具有前沿性和示范性的智慧住宅。
超低能耗技術集成,年發電26.9萬度。項目把建筑立面造型與超低能耗技術有機結合,將建筑立面與建筑遮陽、太陽能光伏構件一體化設計,形成集通風、采光、遮陽、發電等功能于一體的高性能建筑表皮系統。3號樓南立面共建有348片光伏玻璃,一年可發電量2萬多度。
12號樓社區中心以“能量山”為設計理念,采用木結構、光伏發電系統和被動式設計,項目光伏系統總裝機容量為279.8kWP(千瓦峰值),年發電量可達26.9萬度,折合二氧化碳減排約274.4噸/年,在全生命期內可實現零能耗和零碳排放。
來源南京建設江北建設
通訊員 展晶 新江北記者 楊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