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探索校地合作新路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3月21日,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將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從校園搬到了鄉間,與徐州市賈汪區紫莊鎮岐山村黨總支開展了一場既是理論武裝“充電站”,更是實踐創新“試驗田”的聯學聯建活動。
到村頭,共學鄉村振興新藍圖
在徐州市賈汪區紫莊鎮岐山村,全國人大代表、岐山村黨總支書記楊永詳細介紹了該村在基層黨建引領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實踐經驗,并結合其履職經歷,生動解讀今年全國“兩會”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他說:“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快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的新質生產力人才,是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p>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院長胡福年在理論學習環節領學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文件。他表示,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服務意識的應用型人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投身鄉村建設,把教育成果實實在在地書寫在賈汪的大地上,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田間,共探校地融合新路徑
活動現場,雙方簽署了《黨建聯建協議書》,為合作共建奠定了堅實基礎。隨后,全體人員實地走訪岐山村陶瓷展館、岐山窯及田間地頭,深入了解鄉村農業與文化發展現狀。岐山村以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為目標,在“岐”心協力、“岐”抓共管、“岐”樂融融、“岐”聲筑夢的“岐山精神”引領下,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文明建設之路。楊永在交流中表達了岐山村對借助高校人才和智力優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迫切期待,希望校地雙方能在更多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黨委書記張立榮表示,學院將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延伸至“田間地頭”,與岐山村黨總支聯合開展學習活動,旨在從鄉村振興的實地實景實境中,深入了解鄉村發展需求,精準把握鄉村振興工作的內在脈絡與協同思路,把“家門口”的事情服務好、保障好,切實提升學院服務地方發展、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通過加強校地交流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學院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也為加快建設“和美岐山”注入新活力。
回校園,共育服務鄉村新人才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將以此次共建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豐富人才培養路徑和內涵,整合設計、傳媒、電子商務等專業資源,為岐山村的陶瓷產業提供設計研發、品牌推廣等方面的支持,與岐山村共同搭建“田間課堂”,將大學生勞動教育與鄉村振興實踐相融合,讓學生在鄉村振興一線鍛煉成長。
張立榮表示,我們希望讓師生在走出校園、走進農村的過程中加深對國情的了解、對農村的感情,增強勞動意識,提升勞動能力,將所學專業知識更好地服務于鄉村振興,期待未來可以與岐山村聯合打造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校地共建”協同育人、促進鄉村振興的新模式。(王璇)